欢迎来到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网站!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石磊 | 发布时间: 2023/12/5 18:14:20 | 916次浏览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落实,如今大单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大单元教学突破了以往传统语文教学中单篇文本教学模式的限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领域,通过阅读、探究与整理,实现了学习目标的突出性,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学习效率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以下是本文笔者围绕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进行的相关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文本理解能力及文学赏鉴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大单元教学就是将一个单元教学任务视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将单元中的多篇文章进行共同讲解,将其整理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学习系统,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在科学的方法指引下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优势

(一)明确教学目标

大单元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教师建构的知识体系中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窍门,不仅费时少,而且接受的知识含量多,取得的学习效果好。大单元教学使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在单元内容的整体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快速浏览学生的学习反应,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针对需要精讲、探求的部分内容再逐一拓展,这无疑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帮助。大单元教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学习方向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快速理清单元中多篇文章的速读方法,提炼文中的有效元素,提高对重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教师将学习的路线图提供给学生,后续的整个过程则由学生自己完成,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师示范教学

教师示范教学的过程就是根据教师选定的一个单元为文章的其中一篇,由教师将阅读过程、阅读思考和文章内涵盖的知识类型借鉴给学生,然后再由学生完成单元内剩下篇章的学习探究[1]。通常在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内的文章都可以找到共性,有的是同一个历史背景下的文章,有的是同一种体裁的文章,有的则隐含的是同一种寓意的文章,大单元教学将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指导学生分析、理解示范课文,根据在这一篇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引申到其他单元篇章的分析中去,借以一篇文章或一个单元文章的训练拓展到后续课外阅读中,从而逐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含量,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示范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要注意遵循两点重要原则,一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原则,即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的重心,争取利用有效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率。二是侧重方法指导原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锻炼是极其必要的,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教师不能取代学生的头脑,自主学习重在自主,即学习任务的独立完成。教师的职责只是方法的引导,而从知识探寻到知识获取这一过程,要交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增加习作训练

大单元教学模式设计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大单元教学着眼的不是单篇文章的讲解,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整个单元文章的讲解上,让学生在同类型文章的比较中总结学习规律,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含义,教师还可以向课外拓展一些诱思性的资料,为习作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加思维的深度。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核心部分,可以说,语文的阅读、理解、知识积累等一切学习活动,最后的指向性目标都要回到写作上来,语文课堂讲解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在为写作做铺垫,因此增加学生的习作训练是必然的。而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开启为创新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单元教学对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根据本章节所学内容,仿照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文章结构进行写作实践训练。通过大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文章体裁内容及写作手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同类文章的写作练习。在单元讲解结束后的每一个课后练习中教师都有仿写能力锻炼的设计,借助教师的引导,在日积月累的钻研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显现出质的飞跃[2]。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

(一)建构大单元目标,分层实施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建构大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分层实施教学活动,将单元主题名称予以确定,以此引领单元学习的整体方向,避免在主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知识结构划分不清晰,这样不仅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为教学制造了阻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该结合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科素养,二是必备品格。结合具体的素材教学需求,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的的教学任务,将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对应的任务做好划分,思考每一个教学任务应该与哪个核心素养相对应。以高中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都是一些古诗词内容,结合这一单元内容,教师在建构大单元目标时可以将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品味古人的情感与思想及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具体形式为:首先是古诗的初步赏析,在对诗文情境有了一定感受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文学短评,提高学生审美欣赏与创造的能力[3]。接着,教师要将制定的大单元目标进行细化,对其进行分层教学,第一层为感受文本内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增强学生的古诗词语感。第二层是体会诗词的情感和内涵,在对诗词历史背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体会作者的基调与诗词的音韵美,为文学点评提供依据。第三层是领悟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古代诗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诗词的音韵美、字词美,还包括对诗词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以更好地将作者情感代入到诗词的意境探究中,与作者产生深刻共鸣。

(二)制定大单元主题,强调典型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也都凸显了该主题强调的内容,但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大单元语文教学,教师要再次对单元主题进行凝练,在原有的主题中挖掘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元素,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使主题更加鲜明,以突出其指向性。在主题确定前,教师要明确单元中的文章能够表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哪一方面,然后在主题表达时就要侧重于哪一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通常大单元主题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简单表述,即将单元文章中的某一突出元素直接用语言凝练出来,用某一代表核心价值的短语来制定主题。二是复合式表述,即将展现文章内容价值的一个短语和另一个结合文章思想内涵价值的短语组合在一起来表述。以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括诗歌和小说两种体裁的文章,虽然几篇文章在写作方式上有较大区别,在情感表达上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却涵盖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即“青春”,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青春有不同的意义,但是不变的是对青春的思考和感悟。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的主题定为“领悟思考青春的价值”,将主题确定之后,就是对各细节的打磨了,在大单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突出强调这一阅读主题的指向性,要将对青春的思考融合到文章的感悟理解中。该单元的第一课为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这首诗作于毛主席的青年时代,体现了毛主席对当时社会改革的雄心壮志,这是崇高的青春力量和热烈的青春热情,在诗词鉴赏中教师应将这份炙热的青春之情传递给学生。本单元的第二节课中包含的文章共四篇,精读部分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为五四运动时期,教师可以以此弘扬五四精神,让学生感受宝贵的青春热血,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还有几篇文章分别是《红烛》《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这几篇文章都从不同层面抒发了作者对青春的理解及青春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价值。本单元的七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年代背景不同,甚至国度也不同,但是对青春的思考与感悟能力却是相通的。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单元主题,树立学生对青春的正确认识,激发青春热情,立足于自身,树立崇高的青春理想[4]。

(三)分析大单元内容,深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分析大单元内容时,要进一步深化内涵,从而完成文本的多向解读,更好地把握同类文本的不同特色,这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以往单一文章的教学中,做不到教学的多向性,因为单篇文章无论是体裁还是文章隐含的思索性内容都是有局限的,学生的思维也会仅锁定在一篇文章中,而大单元教学则要求学生要从多篇文章中寻找语言、构思、形象、意蕴和情感等几个不同的层面所具备的共性和特点,这为学生思维的开拓性提供了可能。以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为例,在通读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后,学生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共性为描写事物的统一性,即大自然,作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大单元阅读主题制定为“自然情感”,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中去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通常在对同类体裁的文章分析时可以逐一结合景物、语言、哲理和感情这几个层面着手。如教师可以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和《我与地坛》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景物抒发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入手,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寻找作者的情感抒发点,不同的文章在情感表达上会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比较含蓄内敛,有的则比较直率[5]。再如,教师还可以将《赤壁赋》和《登泰山记》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是古文,同样是对壮丽景色的描写,体现了古人在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中展现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念和心理。渗透审美观念的大单元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满怀期许中阅读文章,将学生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更紧密地联结起来,从而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的深度学习。

(四)整合大单元结构,汇集文本

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每一单元的划分相对较笼统,大单元教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将教材中的单元进行细化,整合单元结构,将文本进行汇集,从而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指向性,以此凸显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价值。如果教师不善于对单元结构进行整合,学生会较难理清文章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习重点,也不利于记忆的深化。在大单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实现单元内部整合的基础上,寻求文本间的共性与个性。以高一语文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六篇文章探讨的都是“学习”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大单元的主题制定为“学习之道”,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中通过反复的思辨论证,把握论文体裁的逻辑性,以这六篇文章作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的六篇文章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将《劝学》和《师说》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文章阅读中分析作者对于学习的观点,寻找两篇文章在观点表述上的共性特征。第二个板块由《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构成,这两篇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的过往经历,体现作者对学习的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作者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阐述观点。第三个板块由《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构成,以两篇具有较强针对比较性的论文作为示例,引导学生借鉴论证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了显著优势,通过大单元整合,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将科学的学习过程示范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大单元教学增加了习作训练的篇幅,提高了教学实践的效率,从而助推语文教学成果的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建构大单元目标、制定大单元主题、分析大单元内容、整合大单元结构,将大单元模式视为整体教学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此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从而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宁.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认知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7):58.

[2]蒋梅.基于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杜甫沉郁顿挫诗风赏析”的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1):1.

[3]陈桂荷.大单元教学之“困”与“思”———听孙健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1):47.

[4]朱娟.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新教材第二单元任务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J].学语文,2021(4):24.

[5]刘飞.语文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其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20(23):40.

作者 何析能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华城路81号 联系方式:0519-82312017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

站点统计: 昨天访问: 8791次 | 今天访问: 3986次 | 本月访问: 133445次 | 上月访问: 190999次 | 访问总数: 6050160次 | 文章总数: 21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