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网站!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设计—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为例

作者: 王婷婷 | 发布时间: 2024/4/3 15:56:31 | 972次浏览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探索

—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为例

“比较过氧化氢(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是人 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一节的实验。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 思维能力,形成生命观念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了探索,即课前教学准备阶段、课堂探究教学阶段和课后拓展探究阶段。

1 课前教学准备阶段

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预实验,小组成员们一致认为:通过粗糙地感知气泡的多少及卫生香的燃烧程度可判断分解速率,有利于快速得出结论。但是在探究实验中,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评价。于是,笔者提出问题:能否尝试改进实验装置,通过获取数据定量得出结论呢?经过学习与讨论,学生集思广益,决定借鉴某研究者采用“巧用注射器优化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的做法,尝试利用注射器改进实验装置来解决问题。他们用带刻度的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实验,获取单位时间内H2O2水解的产物推动活塞移动的数值,来定量比较H2O2分解速率。装置由大小不同的注射器和连通器组成(图)。

教师培训实验小组长时,要使他们明确:选取容积大的注射器(30 mL20 mL均可)吸入H2O2溶液作为反应容器,容积小的注射器(1 mL)则分别吸入无机催化剂FeCl3溶液、猪肝研磨液、胡萝卜汁、苹果汁、土豆研磨液、热水、蒸馏水等。连通两个注射器后小容积注射器内溶液注入到大容积注射器内,振荡并记录刻度值。组长需要反复操练达到熟练程度,并提前安排小组分工合作事宜,为课堂探究的有序开展做好铺垫。

2 课堂探究教学阶段

课堂探究教学阶段是引领学生探究,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课堂探究实验教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不处理、热水浴处理、加入FeCl3溶液、猪肝研磨液等条件下,哪种条件下H2O2分解速率最快? 学生作出假设:加入 FeCl3溶液的H2O2分解速率最快。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最终确定4组实验(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哪组是对照组?哪是实验组?共几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可以直接获得不同条件下H2O2的分解速率吗?如果不行,那如何检测H2O2的分解速率? 各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不能直接获得不同条件下H2O2的分解速率,但可以用“相同时间反应容器中活塞移动的距离长短”或“活塞到达最大距离时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C:\Users\ACER\Documents\Tencent Files\1281527235\FileRecv\MobileFile\Image\K2%%VR[}BTIX6(%WWRIPO%O.png

C:\Users\ACER\Documents\Tencent Files\1281527235\FileRecv\MobileFile\Image\{`JU@K3`WV}~6Z)Y}SXJ8EB.png

教师提出问题:需要及时记录数据,那么该如何处理数据呢? 学生分析归纳、建构模型,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表2),以时间为横坐标、反应容器上对应的刻度值为 纵坐标绘制曲线。并依据获取的数据,定量区分不同条件下的H2O2分解速率。

C:\Users\ACER\Documents\Tencent Files\1281527235\FileRecv\MobileFile\Image\]`W$_W)8@BVZQS%)HT(3~MS.png

学生分析图表的数据,得出结论:注入猪肝研磨 液的一组反应速率最快。 教师引导学生推理:为何猪肝研磨液的一组H2O2分解速率最快?猪肝细胞内是不是含有某种物质,是不是这种物质起到了比无机催化剂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还高的作用呢? 学生推测:细胞内存在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果更好的物质!这样,学生构建概念“细胞的生存需要物质”,体现物质观;同时,体会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重要概念—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 接着,教师引导回顾经典实验“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再结合此探究实验结论,可以使学生明确:细胞内存在起催化作用的一些物质,现在把它们称为“酶”,如肝脏研磨液里含有的H2O2酶等,即肝细胞中存在H2O2酶,它与FeCl3一样起催化作用,只不过H2O2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该教学过程通过 层层设问,在推理、探究、数据和图表分析中一步步建构生命观念之“物质观”,渗透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然后,教师结合实验二“水浴加热促使H2O2分解” 阐明:因为热水浴使H2O2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这样从而引出“活化能”的 概念,即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再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推理实验三和实验四,促进学生归纳得出: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学生进一步建构概念: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这是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视角,来解释细胞由 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如含酶分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 课后拓展探究阶段

课后创新实验设计可以拓展探究内容,对建构并 深化学生进一步理解“酶”概念、形成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故笔者带着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又开展了探究。(1)增加酶量能增加产物的生成量吗? 分别推送0.1 mL 猪肝研磨液和0.5 mL 猪肝研磨 液至1 mLH2O2溶液中,观察反应容器活塞位置变动情况。结果发现,推送0.5 mL猪肝研磨液的反应强烈,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活塞迅速被推开到 15 mL的位置;推送0.1 mL猪肝研磨液则需要时间长但最终也到达15 mL的位置。由此可得出“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增加产物的生成量”的实验结论。(2)酶在反应结束后还能保持催化的化学性质吗? 待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溶液中为反应产物和酶。再吸取2 mL H2O2溶液到反应容器中,观察反应容器内是否有气泡产生或活塞移动情况。结果可观察 到反应容器内有气泡产生,活塞迅速移动,说明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并不改变,还依然保持催化能力。(3)除了猪肝细胞,其他生物的细胞研磨液也含有H2O2酶吗?

选取胡萝卜、土豆、苹果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将它们制成研磨液分别注射到H2O2溶液中,观察现象与注射猪肝研磨液的实验比较。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猪肝的实验效果最好,但胡萝卜、土豆、苹果也能促进H2O2的分解。这说明它们的细胞中也含有H2O2酶,也能催化H2O2溶液,同时让学生亲身体会 到正确选择实验材料的重要性。(4)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对猪肝研磨液分别用不同pH、温度处理后,再注入含H2O2的反应容器中,将之与实验四作比较,可发 现酶活性受pH、温度影响。从以上四个方面开展拓展探究,除了得出相关结论外,学生还发现:不同浓度的FeCl3和肝脏研磨液也 会影响实验效果。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对一个概念的探究学习可以结合课前、课中及课后进行,注意课内、外结合,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华城路81号 联系方式:0519-82312017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

站点统计: 昨天访问: 8791次 | 今天访问: 4227次 | 本月访问: 133686次 | 上月访问: 190999次 | 访问总数: 6050401次 | 文章总数: 21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