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历案)
作者: 戎伟 | 发布时间: 2025/3/10 15:43:55 | 310次浏览
课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历案)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概括和分析内容要点,明确并分析主要观点。
2. 研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艺术特点,探究文章的价值、意义。
二、学习历程(任务二是课堂教学主体内容)
任务一(课前准备)师生评、生生评
1.预习导学案P1-2上《侍坐》的文化积累
2.完成P3上1-3题
[任务一学习评价]
了解文章的文言基础知识
任务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1(课堂活动1):
对照课文下注释,阅读和理解课文,概括内容要点,补充完成“结构示意图”。
学科任务2(课堂活动2):小组讨论、观点陈述、组间互评(生生评价)
活动二: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赏析人物形象。
1. 孔子是如何评价子路、冉有、公西华言志的?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参考】(1)孔子肯定三个学生都有治国才能,子路要以勇治国,很勇敢但态度不谦虚,所以孔子“哂”之。冉有要以富治国,但不能实现礼乐教化,孔子叹之。公西华更为谦逊,讲自己只能做一个小相,孔子惜之。(2)①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在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他会“与点”。②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③曾皙的这段话,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2.这篇文章塑造了孔子怎样的形象?
【参考】①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作出贡献。②孔子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有大师风范。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善于启发和诱导;恰当机智地评价学生的志向,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与学生关系融洽,谈话气氛和谐,对曾皙的疑问,耐心地给予解答。
学习任务3(课堂活动3):
1. 课文记叙的是一场围绕“言志”展开的师生对话,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个性的?
【参考】①运用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师生间的对话,简练含蓄,动作则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简练而传神,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了出来,生动感人。②扣紧各人的性格特点记言。五位的发言契合各人的个性、身份、志趣、风度、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 孔子认为要以礼治天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只能通过为人之师传播自己的思想。今天的社会,有哪些思想跟孔子的“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
【参考】①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务二学习评价]
落实学习目标及教材的学习提示,课堂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完成目标。
任务三(课后学习或者课后检测)练习评价
*1.完成导学案P3上4-6题
**2.完成导学案P7-9上1-10题
三、课后自我评价(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