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学期第10周国旗下讲话——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作者: 程杰 | 发布时间: 2025/11/3 20:41:10 | 次浏览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方家营站 丁良浩
大家好!我是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方家营站站长助理丁良浩,更是土生土长的金坛人。今天能在家乡的土地上,和各位同学分享我的成长经历与感悟,我倍感亲切与荣幸。
今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壮观场景,让无数人深受震撼与洗礼。这一幕也不禁想起了2019年10月1日,我作为全国消防救援指战员代表,登上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众志成城”彩车上,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至今记得,前一晚我把“火焰蓝”制服熨了一遍又一遍,上彩车前反复确认领带是否系正;当远远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城楼上挥手时,那种发自内心的荣耀与激动,永生难忘。
2000年,带着对军营的向往,我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消防战士。25年的坚守,让我在汗水与考验中收获了成长。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我的感悟。
一、初心不改,在磨砺中成长
高一的同学们刚经历过军训,但真正的军营训练,严苛程度远超想象。刚入新兵连时,我体重只有100斤,瘦弱得很。刺骨寒风里,看到老兵们穿着短袖在球场上拼抢,健硕的身材,让我非常羡慕。我的班长更是“严”字当头,训练场上从无笑容,连周末都带着我们进行“魔鬼训练”。直到一天夜里,我看到他腿上长长的伤疤,才知道那是训练时留下的。他说:“把自己练强了,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战友负责。”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
从此,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体能和业务训练上,新兵考核时成绩大幅提升。而更让我突破的,是战胜恐高的经历。凭借体能优势入选高空比武集训队后,站在训练塔窗台边都不敢往下看,更不要说爬墙翻窗了。但想到三个月的魔鬼训练都坚持下来了,怎能栽在这儿?我每天训练结束就跑回训练场加练,手指和脚趾没有一天是好的,迷彩鞋三天就磨破一双,硬是从“恐高菜鸟”练成了大家口中的“高空飞人”,还拿到了人生第一枚军功章。我才明白,初心的坚守,从来都是在自己和自己的较量中实现的。
二、使命在肩,在平凡中闪光
有人说,消防员的生活少了些精彩,多了些束缚与平淡。但我始终觉得,平凡的岗位,恰恰是实现价值的舞台。
2014年南京青奥会,我负责开幕式舞台核心设备的消防安全。那是高温酷暑天,封闭的设备操作间温度高达60度,满是电器线路和机械设备,一刻也不能离人。我背着30公斤的细水雾灭火器,每次值守都要待6小时以上,从彩排到演出全程三个月的坚守,确保开幕式万无一失,让我没想到是,这份平凡的坚持,让我成为消防员唯一代表当选火炬手。当圣火在手中点燃时,我突然懂得:所谓荣耀,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坚守。
三、敢为人先,在担当中共生
成为消防员的那天起,我就明白,这身制服意味着责任与担当。2016年泰州靖江德桥仓储火灾,5000立方米汽油罐被引燃,火焰卷着浓烟足足高达数十米,3公里外都能看见。更危急的是,燃烧罐体旁就是二氯乙烷储罐,一旦引燃就会释放“光气”,后果不堪设想。
扑灭大火的关键,是关闭内部油罐阀门。指挥部下令时,指挥员的话掷地有声:“我们的背后是整个靖江,退无可退!”我和3名战友立刻冲进火场,趟过齐腰深的积水,在流淌火的包围中,成功关闭3个阀门。任务完成后才发现,头盔被烤得变形,防火隔热服边缘也被烤焦。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担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危难时刻“向前一步”的勇气。
2017年5月19日,我作为全国公安英模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消防员而感到骄傲,更为所从事的消防事业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最宝贵的成长阶段,学习路上的难题、考试后的失意,就像我们救援中遇到的险情,都是成长的“必修课”。希望你们遇到困难时,能像消防员逆行火场一样,不退缩、不气馁;遭遇挫折时,学会迅速调整、重新出发。
请珍惜高中时光,锤炼坚韧的意志,积累前行的力量。未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像我们守护万家灯火一样,坚守岗位、发光发热。相信你们定能乘风破浪,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实现梦想!
谢谢大家!

